今后,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将加密监测站点,并把水质、水流、水位、环境、水藻甚至车流量等纳入到监测中来。北京市文物局宣布,平津闸等大运河4处遗址将启动修缮,后期还将根据实际保护情况,陆续公布申遗遗产点。市文物局称,今后运河沿线建筑翻建时,其外观、形式、色调、体量等,也必须跟运河本身的历史环境结合起来。
目前,大运河遗产管理、展示、监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,文物部门也建立了监测平台。运河沿线的各管理单位也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,每月按时将监测结果报告至所在区县文委,并在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中,录入监测结果。
“下一步在运河遗产点监测上要继续推进加强。”玉伟说,大运河北京段的监测点数量并不多,正在逐步建立,监测点也会加密,但加密到什么程度,需要做一个总体的计划,也需要进一步跟各部门沟通。
玉伟说,水质、水流、水位、环境、水藻等都会纳入监测,“运河的水质是非常非常关键的,目前水务部门正在治理,明年水质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变化。”
“根据监测到的结果,相关部门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,有污染的该清理的清理,该补水的补水。”玉伟表示,以前各部门的资源信息互相都不联通,下一步,要把各部门的资源信息整合起来。
目前文物部门的监测平台已与水务部门的监测平台实现融合,比如水利部门每个月会向文物部门汇报监测情况。
玉伟介绍,不同河段的监测重点不同,比如有的河段水质问题比较严重,有的地方可能自然风化的问题比较严重,也有的个别地方,会监测车流量并对停车进行限制,“比如八里桥,因为停车问题突出,文物部门跟交通队协调后在桥边立了一个禁止停车的牌子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”
(文章来源:铭宇自控)